她是教师大队中的一员,在乡村教育这一片土地上,已经耕耘了二十七个春秋。虽然没有簇拥的鲜花,没有炫目的灯光,但那三尺讲台和一面黑板就是她挥洒人生的舞台。 她就是高雪辉,平地中学的一名英语代课教师。二十七载教育路,风雨兼程,砥砺前行,她始终坚信:教育是爱的事业,需要教师付出全部的热爱与智慧,然后静待花开。 一、小荷才露尖尖脚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 西塘镇的姑娘嫁到了邻乡三荷乡,从此在这里扎根,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这一片土地。1994年,她的孩子刚满岁,初为人母的高雪辉在得知镇上学校缺老师后,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她,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教师队伍,走进了平地中学,开启了抱娃上课的教学生涯。初登讲台,即临难关,中途接手的班级不仅课业严重滞后,基础更是犹如沙塔,薄弱待整。纵胸怀凌云,仓促接手后的第一次考试还是不出意外地考砸了,更令人揪心的是,平均分比隔壁班少了整整二十分。 回忆初入平地中学见到的杨天明校长时,高老师满是感激。第一次考试后,忧心的杨校长找到高老师谈话,直接问道“你这英语怎么不行,你要抓得狠一点!”犀利言语,荡击于胸。此后一向孜孜向业、百战惯征的杨校长,也经常找高老师聊天,讲述着自己的教学心得,不断鼓励着高老师。润雨无声,化为斗气,磐磐之志,坚定向行。此后高老师开启了夙兴夜寐、与生共进的行程。让人感叹的是,她一面摸索着对学生的管理,精进授业,还一面面对着牙牙待哺的幼子。她一手托举着学生的未来,又一手牵系着幼子的成长,于是形成了课上教书、课后哄娃,一刻不停的画面,个中艰辛,难言其微,但于生之责,却丝毫未有懈怠,而于子之顾,却难免疏忽,每每感临,酸然默泣。 有心天不负,抱志事终成。高老师经过一年的努力,终于抹平了差距,后来还实现了反超。从那以后,高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在当地常年第一,学校、家长、学生也越来越信任这位有韧性的年轻老师。 经风凌雪,方得梅香。高老师优秀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学校老师的普遍认可,七年的平地中学教学生涯,使得那个初出茅庐的姑娘走向成熟稳重。马上,她又迎来了新的挑战。 二、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 2002年,小学教育改革,英语教学正式走进了小学课堂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全国各地的学校英语老师奇缺,乡村小学的困难处境可想而知,为此,三荷镇领导特地找到了赋闲在家的高老师。面对领导的信任、学校的期冀、学生的需要,高雪辉老师再次挑起了这个重担,担任起了平地小学中、高年级共四个年级的英语老师。 而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大为相同,作为小学教育改革的先行,除了要慎微摸行,还要面临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不适应。于是,披星戴月中,反复摸索、不断总结,以期找到更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。终于,她的英语课堂迎来光辉,小学生们很快接受并喜欢上了英语这门课程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当地,平地小学的英语成绩常年居首,每一年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,高老师所带的学生往往能包揽好几个第一。 荏苒时光,如梭前行。当初高老师抱在怀里的小女儿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,马上要进入平地中学就读,出于对自己女儿小时候缺少照顾的愧疚,高老师希望陪伴孩子度过初中这一个关键时期,于是向上提出了调任平地中学的申请,这是一个母亲的私心。然而,高老师又怎么舍得下那一群娃娃,刚提出调任申请的那个暑假,学校领导和家长就多次上门挽留,决定来平地小学时,高老师风风火火,说干就干,但决定离开却是牵肠挂肚。面对着领导、家长的真挚挽留,回想起教堂里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以及种种过往,高老师犹豫了...... 2005年,高老师再次回到平地中学,但是她也没有离开平地小学,而是一到平地中学,就加入了支教队伍,从此中学小学两头跑,高老师再不是一个孩子的母亲,而是平地所有孩子的母亲。支教的日子持续了多年,直到后续学校招聘到了新的英语老师,高老师才安心辞去小学的工作。 随着年岁渐长,又长年往返于两校之间,奔波劳碌多年,高老师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,每一次上楼,高老师都迈着沉重的步伐,一只手紧紧撑住护栏,她尽量保持住平稳的呼吸,但斗大的汗珠如串,划过面颊,她常常走一步,歇一会,片刻之后,又迈出了下一步。专注于平地中学的教学后,因能力突出,于是大任加身,九年级的班主任便是常年属予。 三、 归来笑拈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 2008年奥运以后,中国经济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举家进城,也越来越多父母进城务工,子女留守老家的情况,这就造成了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和一系列的留守儿童问题。平地中学也不例外,而除此之外,比起第一次来平地中学任教时,高老师明显感受到学校的学生越来越浮躁,反叛心理也越来越重。学校曾有一个学生,在校抽烟,玩手机,被抓住以后,竟然一路暴走,从寝室冲了出去,身为班主任的高老师死死的拽住他,被在台阶上拖行了一圈,全身脱了力,还是被他跑掉了,心急如焚的高老师又坐着同事的摩托,凌晨一两点在校外一处废弃的水泥厂找到了他,他依旧倔强固执,嘴里叼着烟,无奈之下只能通知他家长将他接回了家,从此再没有返校,多年以后,高老师还在惋惜,如果当时再拽紧一点,不让他离开学校就好了。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多,常年担任九年级班主任的高老师也多有经历,有一年学校九年级有一个校霸,经常欺凌弱小,到处讹钱。这是让高老师最头疼的学生之一,高老师苦口婆心、多番谈话、时常关注,然都如沉海之石,难得回响。这位学生依旧是我行我素。直到这位学生的外婆意外离世,这个学生主动找到了高老师,说到:“高老师,我好想我的外婆,每一次想着想着都忍不住大哭一场”。高老师心疼之余,也意识到这是看似叛逆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心扉,我得帮助他。这一次以后,高老师继续在学习上,生活上帮助着他。这个学生也卸下了敌意和防备,逐渐改变了自己。有一年过年,这个学生居然自己从家里拿来一块年猪肉送给高老师,这让高老师“受宠若惊”,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她不会领受这一块肉,不过当他看着这个曾经暴戾的孩子有所改变并学会了感恩,欣慰之际,一股热流狂涌心头,又化作滚烫的水珠在眼眶里倔强地打转,最终还是忍不住掉落了出来,欣慰多许,欣喜更甚。坚守在教育的阵地,初心坚定、志气如磐,而心却意外的柔软,它牵系着每一个孩子,不愿放弃。 岸芷汀兰,依序而放,静默坚守,终待花期。而15年,高老师所带的九年级,中考在全区夺得了七个科目的第一,特别是李波校长来平地的这三年里他(她)们所带的毕业班总是取得全区前三的成绩,尤其是2022年中考取得了全区综合成绩第二的荣耀!她们班的荣誉牌至今悬挂于校,闪亮着光辉,也隐透着汗水的畅意。 岁月如梭,白驹过隙。谈起自己二十七年的代课生涯,高老师总是坦然着回应,虽然拿着微薄的、雷打不动的代课工资,但是她却不在乎这些,清静度日罢了,因为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在从事着伟大的教育事业,算是无悔青春,无悔岁月了。高老师也想过停下脚步休息一下,但是看着家长们信任的目光、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,心里又想着:“那好,就再坚持一年”。就这样,一年又一年,春去秋来,迎来送往,最初一批的学生都为人父,为人母了,他们的孩子又走进了高老师的课堂。 古语有云: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高老师踏实努力、公正勤勉、爱岗敬业的作风,影响了大批的老师和学生,为平地教育添砖加瓦;乐于清平、甘于奉献的品质更是感染了青年教师,为校风、师风和学风增添了不少的正能量。 这些年,经常可以在三荷的各个村看见高老师的身影,那是高老师在家访,三荷的人都知道,在这里,有一位默默奉献,燃烧自己的人民教师。她步履蹒跚,踽踽前行,走进课堂,走进每一位学子的家庭,身体力行,靠着燃烧自己,点亮了学生前行的每一里路! |